這些中國公司正在全球賺大錢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正在成為全球參與者。

 

上周,比亞迪和其他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紛紛參加德國車展,宣布進軍歐洲市場的計劃。海關數據顯示,汽車出口仍然是中國整體貿易低迷中的一個亮點。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師Lei Meng周三在一份報告中說,這些海外銷售幫助中國汽車行業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長了46%。

Counterpoint Research稱,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其他中國公司第二季度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從第二季度的5%上升到了9%。

這還不包括這些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國內市場——所占的份額。

CLSA 9月4日將比亞迪目標價上調10港元,至310港元,較比亞迪本周收盤價上漲25%。

分析師 Xiao Feng和他的團隊預計,今年比亞迪將進入全球十大原始設備制造商行列,2026年進入前五名。

CLSA 的報告稱,豐田公司排名全球第一,2022年銷量將達到1043萬輛。分析師預計,比亞迪今年的銷量將增長65%,達到305萬輛,其中包括25萬至30萬輛的出口量,在步豐田的後塵。

據Britannica報道,大約60年前,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開始增加海外出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於2008年超過通用汽車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如今,這家日本汽車巨頭正努力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電動汽車之外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促使包括初創公司在內的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

瑞銀的Meng說,第二季度,被稱為A股的中國大陸股票盈利同比下滑了8%。

但他說,"另一個依靠強勁出口的行業是機械行業:盡管第一季度盈利同比下降,但H123盈利同比增長轉為正值。"

在深圳上市的工程機械公司XCMG在過去兩周提交的文件中稱,今年上半年其國際收入增長了33.5%,達到210億元人民幣(合28.6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這占總收入的41%,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個百分點。該公司稱,上半年來自西亞、北非和中美洲的收入增長了兩倍多。該公司稱,來自歐洲的收入增長了150%,而中亞和北美的收入則翻了一番。

瑞銀證券分析師Phyllis Wang及其團隊在9月4日的一份報告中稱,XCMG全年的出口銷售增長目標為50%。

基於更高的盈利預期,分析師將目標股價從6.20元上調至6.70元,同時維持中性評級。這也是該股周五的收盤價。

在政府的默許下,中國企業多年來一直在努力"走出去"。

中國國有航運巨頭Cosco 的船只遍布全球。在上海上市的Haier 於2016年收購了通用電氣的家電部門。同樣在上海上市的Mingyang是全球領先的風電企業。

 

摩根大通分析師援引Omed和S&P Capital IQ的數據稱,在醫療器械領域,中國最大的本土制造商Mindray 躋身全球50強。

摩根大通的Helen Zhu和一個團隊在8月31日的一份報告中說,Mindray 第二季度的海外銷售"顯著加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他們表示,今年上半年歐洲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

摩根大通給該股的目標股價為433元人民幣,該公司在深圳交易的股票有近67%的上漲空間——即使在分析師因中國衛生部門正在進行的反腐鎮壓而下調增長預期之後。


復工之後沒空做股票?中文投資網精心挑選符合下半年社會趨勢的長線投資組合,最新推出 “抗通脹概念組合”研究報告,是幫你抓住“長線是金”的最好機會。
即刻添加官方客服微信:chinesefn168 免費索取“抗通脹概念組合”,可能是你今年長線收益的開始。


編輯:Laura Luo
責編:Tom Sun



閱讀 123449

5

 
     
分享到
       
 
鄭重聲明:Chinesefn網站提醒廣大讀者用戶根據實際情況謹慎投資。本網站文章觀點以及內容分析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風險自控。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錯誤不完整之處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