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將至?評級巨頭對美國信用打問號



  時隔12年,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可能再次被下調。

  當地時間周三,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將美國的“AAA”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反映出圍繞當前債務上限的不確定性以及債務違約的可能性。

  惠譽的舉動喚起了人們對2011年的記憶。當時,標準普爾將美國評級下調至AA+,并引發了一系列其他評級的下調以及股市拋售。

  國際評級機構通常被視為“金融市場看門人”,其評級成為投資者投資的重要依據。分析人士認為,本輪美債上限博弈最終仍會“有驚無險”地收場,因此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實質性下調的概率有限,但不排除評級機構跟進調整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的可能性。

債務期限臨近

惠譽將美國評級置于負面觀察名單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懸而未決之際,惠譽宣布將美國“AAA”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反映出,盡管X日(美國政府耗盡現金的時刻)即將到來,但政治黨派之分日益加劇,阻礙了達成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的決議。”惠譽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惠譽稱,相信債務上限問題能夠在X日到達前解決,但也暗示如果美國兩黨未能在X日之前達成協議,將導致債務違約,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或將從目前的AAA被下調至AA-。

  在惠譽公布這一份聲明前,白宮與共和黨談判代表進行了4個小時的會談。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在隨后接受的采訪中表示,債務上限談判雙方代表在開支上限方面仍然存在分歧,不過談判的情況“有一點點好轉”。

  “我仍然認為我們有時間達成協議,并完成這項工作。”麥卡錫對最終達成協議仍然持樂觀態度。而另一邊,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周三再次警告,美國財政部最快可能在6月1日耗盡現金。

  白宮周三指出,惠譽評級的舉措是提高債務上限的緊迫原因。“這證明違約不是一種選擇。”白宮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惠譽的行動強化了國會迅速通過一項合理的協議以防止違約的必要性。美國財政部也在隨后強調了這一點,并表示可能的降級表明國會必須立即解決債務上限問題。

評級是否實質性下調仍待觀察

  作為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標普、惠譽、穆迪)中唯一的歐資背景評級機構,惠譽已經不是首次將美國“AAA”評級納入負面觀察名單了。

  2013年10月,債務上限談判期間,惠譽曾將美國列入負面觀察名單。2011年,受類似的債務違約風險影響,標普全球評級將美國的評級從AAA下調至AA+。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全球股市等風險資產遭遇拋售,美國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獲得青睞。

  “2011年的債務上限危機最終以奧巴馬的妥協、同意削減開支來提升債務上限而告終。不過,在危機得以解決前,標普500指數一度下跌10%以上,黃金因為避險情緒也上漲13%。”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回憶。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本輪美債上限博弈最終仍會“有驚無險”地收場,但隨著X日的臨近,兩黨最終無法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而導致違約的概率已然上升。在此背景下,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實質性下調的概率幾何?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沖擊?

  “本次惠譽將美國國債信譽列為負面展望,直接原因是對于美國國會是否能及時提升債務上限表示憂慮。”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對記者表示,“短期內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上行,但由于幾家評級機構并未跟進,且僅僅是負面展望而非降級,預計收益率上升不會太明顯。”

  周四,6月初到期的美國國庫券收益率進一步攀升至7%以上;近日,6月前幾周到期的其他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也出現了躍升。作為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指標之一,美國1年期國債CDS也已經遠超2011年7月以及2013年10月的高點價格。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當前該事件對債券利率構成的壓力較為有限,預計在債務上限危機解除后壓力將有所緩解。

評級機構會跟進調整嗎?

  惠譽打響將美國列入了負面觀察名單的“第一槍”后,另外兩大國際評級機構會跟進行動嗎?

  在其他信用評級機構中,標普將美國評級維持在“AA+”。穆迪給予美國政府“Aaa”評級,預計美國政府將繼續按時償還債務。但據路透社報道,穆迪高級副總裁表示,已經在為臨時解決方案做準備,如果美國政府未能償還債務,將被視為違約,導致評級下調一級。

  新加坡瑞穗銀行經濟和戰略主管Vishnu Varathan認為,惠譽的警告“非常具有象征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能會迫使穆迪效仿,這也將使人們更加關注美元和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及其無風險利率的特點。

  明明也認為,未來不排除還會有評級機構調整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或評級的可能性,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調整的風險取決于兩黨在當前X日臨近時期協商的進展。

債務違約一旦發生或將引發連鎖反應

  美國聯邦政府距離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日期越來越近,而民主黨與共和黨仍為此爭執不休。

  如果發生債務違約,將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

  6月1日

  如果美國仍未提高債務上限,而當前美國的稅收收入又無法覆蓋支出,當天,美國財政部的現金庫將面臨枯竭,美軍士兵的薪酬將停止發放,而服務于美國老年群體的聯邦醫療保險也將無法正常兌付。與此同時,美財政部將嘗試借入資金以償還當天到期的美債,但如果無法借得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美國將會拖欠償還美債并開始進入債務違約狀態。這將使投資者手中的美債風險大幅上升,動搖全球金融體系。

  6月2日

  如果美國兩黨仍未達成協議、提高債務上限,美國的養老金將停止發放,各州也無法收到資金為貧困民眾提供醫療保險補貼,而大部分地區依靠財政撥款的雇員薪酬也將開始停止發放。

  6月6日

  向美軍提供武器裝備的制造商將開始無法收到其應收款項。

  6月8日

  隨著醫保體系的停轉,美國醫療體系將在美債危機爆發一周后陷入深度危機。

  6月9日

  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債到期,美國眾多公立學校將停止運營。

  6月15日

  美國財政部將開始用全部收入償還美債,但這也就意味著情況將“格外危險”,美財政部將停止向其他所有項目提供資金。

  有媒體指出,美債違約后產生的連鎖反應將迅速影響到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交易,這將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引發經濟災難”。摩根大通日前表示,美國如果債務違約將造成持久的影響,美國必須非常小心,否則可能引發金融恐慌。美國盈透證券則表示,無論債務上限談判結果如何,投資者都將面臨“雙輸”局面:如果未能達成協議,將導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如果達成協議,則意味著美國政府將發行更多國債,從而令市場流動性收緊。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閱讀 102188

5

 
     
分享到
       
 
鄭重聲明:Chinesefn網站提醒廣大讀者用戶根據實際情況謹慎投資。本網站文章觀點以及內容分析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風險自控。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錯誤不完整之處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係。